专家:库兹韦尔和《未来简史》作者都在痴人说梦

2018-04-01 18:00

专家:库兹韦尔和《未来简史》作者都在痴人说梦

选自:文汇

作者:殷卫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

身处生物医学领域二、三十年,最近我越来越觉得进入了“围城”状态:我们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城里”)的人们觉得生物医学研究充满了艰险、充满了未知,但一些生物医学领域外(“城外”)的人们在声称人类很快就会获得永生。

最让我觉得可笑的事情是半年前谷歌的首席未来学家雷. 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公开声称:人类将在2029年获得永生。写作《未来简史》的赫拉利也声称通过基因修改技术,人类将达到永生。

我发现在当今科学技术获得了一些突破后,有些人已经忘乎所以起来,以为人类已经接近抓到生命的终极真理了,而且越不研究生物医学的人说起来越信心满满,让我啼笑皆非。我很想对这些人说:“朋友,该醒醒了,请不要以为你一觉醒来就突然变成上帝了”。 “氧化应激假说”是老化研究中最有名的假说之一,近来运用 NAD+减缓老化也很火,据说谷歌购买了一个研究运用 NAD+预防老化的公司。这些信息让我突然觉得有自信对“人类永生论”做一些评判了,因为我是发现 NAD+对细胞和组织保护作用的国际先驱,而我的文章曾经有半年在国际氧化应激领域的顶级杂志上被列为阅读量第一的文章。

专家:库兹韦尔和《未来简史》作者都在痴人说梦

就我对于老化研究的了解,人类对于老化根本机制的理解还处于混沌状态,而且绝大多数发现可以延缓老化的研究都是用小鼠或大鼠模型做的。科学研究一次次提醒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在动物模型上有效的方法经常在人类研究中发现是无效的。最悲惨的例子是脑卒中研究,连续一百四十几个临床药物试验全军覆没了。据说大药物公司因此得了恐惧症,几乎不再开展有关脑卒中的药物临床试验了。同样,据说最近世界最大的药企之一——辉瑞也放弃了以beta-amyloid 为靶点的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研究,老年痴呆症药物研究领域也落入了巨大的彷徨之中。我作为一位在科研第一线工作的学者,一方面一次次体验着生物医学研究的艰险,而又一次次看着那些门外汉说到生物医学的前景时越来越气壮山河,让我实在忍不住要跳出来批评一下了 —— 这就是我写这篇杂文的缘由。

我认为随着生物医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随着细胞治疗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展,人类的寿命是会不断延长的。但说要在2029年就达到永生绝对是痴人说梦。对于《未来简史》的作者赫拉利津津乐道的基因修改技术,我也想泼一些冷水:基因技术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最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学者发现,美国两家最好的基因检测公司对于同一个样本检测的相互可重复率只有15%。《自然-方法》杂志在2017年5月也报道了斯坦福大学等学校学者们的发现:最被寄予厚望的 CRISPR 基因编辑可以对基因组引进数百个意想不到的突变。

专家:库兹韦尔和《未来简史》作者都在痴人说梦

其实,让我们变得更加谦虚谨慎的科学发现还有很多,比如最近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下降,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基因突变,才是癌症的主要原因。再说一个更加震撼的例子:我90年代初在美国读生物化学的时候,教科书上的经典概念是每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环境下可以产生36-38个 ATP 分子,而几年前我在给交大学生教生物化学时,教科书上明确指出每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环境下可以产生30-32个 ATP 分子。我真的怀疑这个数字在20 年后会变成 26-28。同样,我读书时的教科书指出线粒体电子呼吸链中的复合体 1 是由 28 个多肽链构成的,而几年前的教科书中,这个数字变成了 46,几乎翻了一倍!于是我想,如果我们连一些生命最基本的信息都没有完全掌握,又有什么资格号称马上就能够长生不老了呢?!通过这件事情,我对谷歌公司以及《未来简史》的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心理。

由于以下原因,我认为尽管人类会变得更为长寿,但永生是永远达不到的:

1)一些提升寿命的因子(例如 telemere 加长)可以防止老化,但也同时会提升癌变的可能。

2)如前面说到的,一些例如基因编辑这样的调控寿命的方法,同时也会造成很多基因突变。

3)生命的一个核心本质是其繁殖能力。地球上的资源是很有限的,而移民到金星还是个幻想。如果人类达到永生的话,就意味着人类的繁殖必须降到最低点,这本身是对于生命本质的一个极大的异化。

4)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地球的环境几乎肯定会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甚至完全消失,这样人类变得更为长寿的征程就会嘎然而止。假设在很小的概率上人类真的能够移民到另一个星球上,巨大的环境改变和紧张感也会极大地缩短人的寿命。所以我以为从本质上说,永生在现实世界是不可能达到的,而生命的死亡对于生命的繁殖是必须的。我也在猜想,是不是生命中已经拥有着无论如何都会死亡的密码呢?!

所有的这些事实以及所有的智慧都指出我们必须保持谦虚的心态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中国古话:“满招损,谦受益”。当代的乔布斯信奉的格言也是:Keep naive。我们应该唾弃那些没有科学依据而信口胡吹的人和事,他们其实在欺骗大众和亵渎科学。

尽管科技发展是如此的艰难曲折,我对于生物医学的未来发展是保持着“谨慎乐观”心理的,相信未来人会更为长寿,但永生是不可能的。其实,影响人类寿命的远远不止于生物医学的因素,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对于就业的威胁、核武器的威胁、环境污染等都是威胁人类长寿和幸福的重要因素。

从哲学角度再引用一下臧克家的诗句:“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如果无所事事地生活在世界上,无谓地空耗着自然宝贵的资源,这样的生命是不值得获得长寿的。真正的长寿,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挖掘出生命所有的潜力,去充分感受自然和生命的伟大和美好,同时向自然放射出自己独特的光芒。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儋州在线 http://www.b999.net/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