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只要走在娄底宽阔、笔直的街道上,望着星罗棋布的街灯,就会想起家乡的小径。是因为,它给我力量,给我勇气,让我这“泥腿”有了“洗脚”的机会,从偏远的家乡来到城市。
新化县白溪镇彭家村,我的家乡。彭家村,是白溪镇最偏远的村庄,在左边和孟公镇交界,右边紧邻琅塘镇。进入村庄的道路至少有四条。而其中一条叫石高岭的小山路,却让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情结。
家乡的这条小径,全是大块青石垒成,宽不足一米,长无尽头。七十年代,小径两旁长满了蓖麻和棕树。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小路上随着光秃秃的石块,暴露在众人的视线中。迈入2000年后,大浪淘沙的道路上再一次覆盖在茂密的松柏之中。
家乡这条小径,海拔约850米。沿着小径向上,就像行走在“登高”的梯子上。整条陡峭的“阶梯”长达1.5公里,这条路,是通往孟公(原横阳山)的必经之路。上山容易下山,假如从孟公回彭家,下坡的时候,双脚尤其沉重,有一点蹒跚的感觉。另一端与石高岭路相连,直通琅塘镇礼溪。路的边界,实际上不是边界,而是一条长达3公里的山间小路。
这条路,不是一条普通的路,而是一条充满了红色传说的道路。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以贺龙,关向应,任弼时率领红二人?从湘西至雪峰山,跨越资水至琅塘礼溪,经彭家横路界至横阳,再经冷水江锡矿休整。根据老爷爷辈的说法,红军通过横路边界时大约是晚上8点钟,全是清一色的火炬,像一条长长的火龙。当红军经过石高岭山顶时,在一块石头上留下“红军为贫民”等红色标语。
石高岭小径,弯弯曲曲。翻起石高岭的历史,无不令人肃然起敬!晚清时期,横阳有一位老人名叫曾实山,将女儿嫁给了石高岭的一个村庄。老头儿每次来到女儿家,都在石高岭艰难地穿行,脸上都被树枝划伤,“伤痕累累”。自新婚之初,老人便立誓:立志要在大山里开辟一条山路。
老人用铁锤、锄头、凿子等工具,用三年时间,终于在石高岭上铺了一条山路。当地居民硬要那位受人尊敬的“愚公开路”者立碑留名。因为这位老人没有文化,他只能找到一块石头,用凿子凿出13个小孔,上面刻着“曾(尖)十三(实山)”这句话。
这条路,我最熟悉,也最亲切。由于姥姥和姥姥在石高岭的山上生活了一段时间,从小到大,从小到大,基本上每年都要丈量石高岭一番。等待石高岭翻越,朝移庵茶亭,更是给我留下了不少情趣。
朝移庵茶亭,座落在石高岭一片平地上,依山而建。在九十年代,我不仅见到了茶亭里的伍宝生老人,还写了一篇“五代行善石高岭茶香八十载”的5000字通讯稿,发表在《湖南科技报》上,引起很大的反响。现在茶亭已经不复存在了,但伍家五代人坚守茶亭泡茶,为过往山民解渴,受到当地百姓的赞美。
茶亭水,是山的泉水,常年连绵,清澈中蕴含着淡雅的甘甜。每一天,主人都忙个不停:烧水、泡茶、装一桶,放在门口,摆好茶几,等候行人。熟人,陌生,全都停下脚步,口干一口,接受山泉的洗礼。坐下的人,有的说故事,有的唱山歌,有的打扑克,有的甚至媚来眼往。饮用茶亭水,令人身心舒畅。走得真灵气,在这片四野无人问津的山间,有这样的地方,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
为方便三镇往来往来,本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完成了彭家至新丰公路的放线工作,并在下一届村委的努力下,一条4.5米宽的水泥公路也在道路旁展开。因此,让我们远离了这条用汗水铺成的石高岭路。这条小径也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故土之路,老一代人辛勤耕耘,更是父老乡亲一代泪流满面。春耕种起了荷锄,长满了青草的禾苗,秋收成金色。父与子的对视,也从那泥香中,看到了将来火红的希望,和一天天沉甸甸的梦想——期待着娃娃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如今的我,也来到了这座城市,虽然走出了大山,但是走了那么多年,仍然无法走出家乡的那条路。因为——即使走到生命的尽头,再回头望着那烟消云散的往事,再回望人世间的青山绿水,也无法走出心的故乡!
家乡的小径,虽然已隐没于繁华之中,但它就像一根嘎嘎的琴弦,永远地触动了我的心,流淌着乡愁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