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儿童的灰色童年:没有玩具,没有父母陪伴,更看不到未来

2016-04-20 20:08

美国摄影师雷尼诺恩(C.E. Le Munyon),1902年赴香港开设照相馆,1906年又到北京从事摄影事业。

雷尼诺恩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拍摄了大量的照片,现在看来,这些影像具有很大的史料价值,直观展示了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他在摄影上表现出强烈的悲悯情怀,虽然身处帝都,但他的拍摄对象主要还是底层民众,而不是达官贵人。这其中,雷尼诺恩拍摄的儿童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

光腚孩子。站在高处,在思考未来吗?

两个小孩望着河面,给我们留下高深莫测的背影。

两个小孩在耍木棍,大概是以棍为剑。那时候的孩子没什么玩具,只能耍耍棍子、胶泥,夏天去捉知了、摸鱼之类的。

这俩小孩,起码穿得暖。

大孩子带着弟弟妹妹玩。家里孩子多,爹妈又要为生计忙碌,没空照顾孩子,于是大孩子就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这也是大孩子带着弟弟妹妹玩。

一大一小。

家里经济拮据,读不起私塾,只能等长大了,有把子力气了,然后去种田、帮工。

结伴玩耍。

耕地的爷孙俩。等到10岁左右,有了点力气,就开始承担家庭的劳作,为自己挣口粮了。

一个人也玩得出神。

悲惨的孩子,跟母亲流浪街头,吃口饱饭都很难。他们的童年就和这照片的底色一样,是灰暗的。

驾驴车拉货的少年,似乎是学着做买卖的。

在“严父”的时代,这位父亲能抱着孩子这么玩儿,也是少见,那时候可没有亲子互动的观念。从衣着看,不是贫困之家。

富家子弟,其装束与上面那些孩子形成鲜明对比。人与人的差距,就是从家庭经济状况开始的,起跑线上他就领先了。

这些儿童大多来自劳苦大众之家,他们衣着比较简单朴素,甚至有的非常破旧。他们正处于接受启蒙教育的年龄,但因为家庭贫困,父母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供他们读书。家族里若有“义塾”,可以免费读几年书,扫扫盲。

中国历史上,官方没有承担起教育儿童的义务,虽有官学,因为规模小,将大部分孩子排斥在外。所以,孩子们不得不去读私塾。但是,上私塾的费用又不是每个家庭都出得起的,尤其是在农村。

清朝末年,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教育改革。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开启学前教育法制化、规范化的先河,催生了第一批学前教育机构。蒙养院相当于今天的幼儿园,专收3-7岁的儿童,设在各省府厅县以及大市镇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在这一政策的鼓励下,各地出现了一批官办或民办的幼儿园,但它们主要设立在城镇,对广大的农村孩子而言,仍然是可望而不可即。

雷尼诺恩拍摄这些照片时,《章程》已开始执行多年,但孩子们显然没有享受到这个利好,仍然在街头晃荡。他们的未来,只不过重复过父母那一辈的生活。

每当翻看这些照片,特别想知道这些孩子们长大后的命运如何?他们躲过清末、民国的战乱了吗?他们能丰衣足食吗?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分享到:
文章评论 · 所有评论
评论请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点击加载更多
© 2016 儋州在线 http://www.b999.net/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京ICP证14014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